教程 > ipv4 教程 > 阅读:277

ipv4 数据包结构——迹忆客-ag捕鱼王app官网

作为第 3 层协议 (osi模型) 的 internet 协议从第 4 层(传输层)获取数据段并将其划分为数据包。ip 数据包对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单元进行封装,并添加到其自身的报头信息中。

ip 封装的数据包整体结构

封装的数据称为 ip 有效载荷。ip 标头(ip header)包含在另一端传送数据包所需的所有信息。

ip header 头信息详解

ip 标头包括许多信息,包括版本号。因为本教程是讲解的ipv4,所以版本号为 4。其他详细信息如下

  • version - 使用的互联网协议的版本号(例如 ipv4)。
  • ihl- 互联网标头长度;整个ip头的长度。
  • dscp - 差异化服务代码点;这是服务类型。
  • ecn - 显式拥塞通知;它携带有关在路线中遇到的拥堵的信息。
  • total length- 整个 ip 数据包的长度(包括 ip 标头和 ip 有效载荷)。
  • identification- 如果 ip 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分段,则所有分段都包含相同的标识号。用来标识它们所属的原始 ip 数据包。
  • flags - 根据网络资源的要求,如果 ip 数据包太大而无法处理,这些“标志”会告诉它们是否可以分段。在这个 3 位标志中,msb 始终设置为“0”。
  • fragment offset - 此偏移量告诉原始 ip 数据包中片段的确切位置。
  • time to live- 为避免在网络中循环,每个数据包都使用一些 ttl 值,这告诉网络该数据包可以跨越多少个路由器(跃点)。在每一跳,它的值减一,当值达到零时,数据包被丢弃。
  • protocol- 告诉目标主机的网络层,该数据包属于哪个协议,即下一层协议。例如icmp的协议号是1,tcp是6,udp是17。
  • header checksum - 此字段用于保持整个标头的校验和值,然后用于检查数据包是否是完整的并且没有被篡改。
  • source address- 数据包发送方(或源)的 32 位地址。
  • destination address- 数据包接收方(或目标)的 32 位地址。
  • options- 这是可选字段,如果 ihl 的值大于 5,则使用该字段。这些选项可能包含安全、记录路线、时间戳等选项的值。

查看笔记

扫码一下
查看教程更方便
网站地图